安博体育官网首页入口
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:

0474-2275864

陶瓷纤维毯/硅酸铝针刺毯

情恋边城(五)

发布时间: 2025-08-13 21:08:52 作者: 安博体育官网入口

  脱离云南边境现已半个多世纪了,可是云南边远当地那些城市依然是我心中久久的深恋。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,写几篇小文,以兹留念。

  提到对边城的情恋,在云南许多边城中,河口是我几十年来魂牵梦萦的当地,也是除勐腊县城之外,我到过次数最多的边境城市。战前战后,我20屡次到河口,即便投笔从戎后,我又6次来到河口县城。最近的一次是2025年3月20日。

  记住1978年11月中旬的一天,清晨,我在富宁县田蓬前沿釆访写作,23分部宣传科王有声科长电话中对我说:“河口、金平边境一起遭到越军屡次炮袭,43医院医疗队已开赴河口,140医院医疗队已赶往金平。依照分部高照寿政委的指示,令林杰去金平县,你敏捷赶到河口,将备战状况及时反应上来。”

  我是一分钟也没停,紧从速跑,从富宁撘了一辆军车,一夜奔驰,在第二天清晨7点来到开远火车站。一问得知,小火车只能开到河口的南溪车站。因山腰至河口那一段已被越军炮火封闭。

  南溪河是红河的一条一级支流,发源于蒙自鸣鹫,由北向南,穿行在崇山峻岭间,在河口汇入红河入越南。南溪河有的河段水急如气势磅礴,气势惊人,有的河段却波缓如镜,晶亮滑润。河口县南溪小镇就在陡峭的河段岸边翻开,四周大山如围屏,得天独厚小盆地,是河口较为隐敝的当地。

  越南当局为树立印度支那共和国,不管国际舆论的遣责和我国政府的严辞对立,公开出动戎行柬埔寨和老挝。为控制我国,以期敏捷占据柬埔寨,越南当局就赶紧施行了对我边境侵略的脚步。由此,河口就成了越南“三天占据开远,五天拿下昆明”之战略突破口和首选侵略地。

  越南当局不只口头叫嚣,行动上也猖獗到了极点。他们公开向我河口边城开枪开炮,打死打伤我军民。那张边防兵士被越军射死在友谊桥我方一端的相片,就产生在前天。

  越南当局的言而无信,激起了我国公民的满腔愤恨,我国边防部队紧迫安置,应对越南的装备、侵华行为。部队成师成军地星夜开赴边境,十万正义之师压向东西两线,以防越军对我大举进犯。

  南溪,是河口前哨的后方。我国边防军从这儿下了火车,奔向河口各边防前沿;战备物资从这儿分派到各防卫点,未雨绸缪。门庭若市,昼夜不断。军民齐心协力,一派打大仗的气氛。

  我的使命是赶往河口蚂蟥堡,43医院医疗队正在那里严重抢救伤员,我有必要尽早了解那里的真实状况,向上级反应,为备战供给第一手资料。

  开往蚂蟥堡的部队,是从重庆换防来的十全军某师。我找到某团政治处,出示相关证件,得到答应,乘他们的车趁黑夜前往蚂蟥堡。

  离南溪几公里后,公路大部份沿红河岸边,彻底暴露在越军眼皮底下。轿车不能开灯,只能闭灯探索跋涉。为避免轿车马达声过大,遭来河彼岸越军炮火阻击(几天前,一车队就因马达声让河彼岸敌人发觉,遭来敌炮火突击,形成一车损毁三人受伤),军车只得分单车跋涉,每车相隔两三公里。路况欠好的当地,要拿人在前面当路标。这样走走停停,到清晨5点钟,咱们才抵达蚂蟥堡。

  我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43医院医疗队:在凤尾竹的映衬下,七八个帐子参差其间。荧光灯下,医师护理们正汗流浃背为一个遭炮袭受伤的边防兵士做截肢手术。

  我还未来得及问问状况,就听见一声轿车喇叭声响起来。一起传来一个短促的呼救声:“医师,救救我妻子,她才24岁啊。”

  有几个医护人员抬着担架,跑到轿车边。嗄斯车上,七八个瑶族青年正抱着一个用被子裏着的妇女。医师们翻开被子,只见伤者从头到脚血肉模糊,已没有正常的呼吸。

  一男青年一边帮着将伤员抱上担架,一边愤愤地说:“咱们是五岔河的,昨天下午,到地里挖木薯,才挖了一筐,这越南鬼子就发疯般向咱们开炮。我爷爷被炮弹当场炸死,我嫂嫂被炸成这个姿态,村寨中还有两人轻伤”。

  刚从手术台下来的吴用成医师,用手试了试伤员的鼻孔:“还有气,快上手术台抢救!”一场严重的抢救战役又开端了。

  伤员名叫巴珠,全身被炮弹炸伤32处,有12块弹片还在身上,因流血过多,急需输血。没有血源,医师护理们个个力争上游参加验血。吴用成医师和两个护理与伤者配血成功。三名白衣兵士的600毫升鲜血逐渐地注入巴珠血管。

  手术台上,全部都有条有理地进行着。为巴珠输血、输液、吸氧、清创,剔去死肉,去除弹片,符合血管,缝合、包扎。手术用了整整三个小时,巴珠总算从逝世线上被军医们抢救过来了。

  合理咱们为巴珠手术成功松口气时,吴用成医师却昏倒在手术台边。医师们立行将吴用成抬上另一张手术台,打了强心针,吴医师才逐渐苏醒过来。

  吴医师是太累了。自从来到河口,他三天三夜没有歇息过,方才又为巴珠输了200毫升血液,连水都没喝上一口,接连为巴珠手术了三个小时,便是铁打的汉子也接受不起啊。

  “又来了一个伤员。”外面传来医疗队王教导员的声响。吴用成刚刚苏醒过来,听说有伤员,吴医师不管咱们的劝止,又参加到抢救伤员的手术中。

  翟显道河口县橡胶农场三分场的员工,今日上午三分场被越军轰击,献身一人,挂彩多人。我决议到现场去实地看一看,了解更为祥细的状况。河口县装备部者衣包政委开端不赞同,经不住我软缠硬磨,者政委总算不得已赞同我换装后跟他走。

  河口县城就建在红河岸边,顺山边排着二三十栋房子,实属半边街。街上毎栋房子墙壁上都是弹痕累累,这是十多天前,越军从河彼岸射过来的。中越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越方一侧,已被越方摧毁。

  为避开越军火力,者政委领着我从县城后边爬山,在山顶權木丛中,能够看清越南老街市全貌。

  翻过小山,走了两三公里,来到一个瑶族寨。者衣包指着一排被越军炮弹炸倒的橡胶树和那一栋栋被越军炮弹、子弹打穿了许多墙眼的住宅,以及一块块炸成一个个大坑的稻田,气愤地说:“这便是越南当局对我国侵略的依据,是他们制作的件的缩影。他们不只这样对待我国公民,就连与咱们有亲属关系的越南人也不放过。前些天,我有一亲属从越南逃向我国,小舟刚驶离岸,就被越军射杀,又用手榴弹连船都炸得破坏。越南当局对中越两国公民犯下的血债,总有一天是要归还的。”

  者依包领着我持续往前走,来到一块开阔的橡胶林。胶林很大,方圆上百亩,是我国开展橡胶最早栽种的胶园。者依包指着几棵倒在胶林中的橡胶树,控倾诉:“11月17日下午5时,农场三名女工来这儿收胶,女工陈方英挑着胶桶,走到这儿,就这时,越军就射来强烈炮火,橡胶树被炸倒,陈方英被炸成肉泥。“者衣包流着泪,指了指不远处刚垒起的一座新坟,说;“这便是陈方英的墓。”

  我怀着悲痛的心境,走到墓前,一块木板上写着:“1978年11月17日下午5时,越军向我橡胶工人开炮,形成件。死难者:陈方英,湖南籍,生于1945年8月23日。”

  我垂头向陈方英黙哀,心里说:“安眠吧,陈方英。你的血不会白流,我国公民,不会忍辱负重,任人宰割。咱们肯定为你报仇雪耻!”

  脱离陈方英墓,者依包把我带到一个小圆山头,“今日上午,翟显道就在这儿挂彩。你看,对面那个山头便是越军高射机枪平射阵地。”

  我顺着者依包手指方向望去,越方那山头离这儿大约二三百米远,山头被密林隐瞒,什么也看不见。甭说高射机枪,便是一般机枪也能形成杀伤力。

  者包依说:“此地太风险了,咱们不能够在这儿多逗留。”他给我做演示,爬行在橡胶树脚朝一山凹处移动。

  河口瑶族自治县坐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部,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、谷柳市相望,是云南省仅有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。距蒙自县200多公里,距昆明400公里。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。全县面积1332平方公里,国境线公里。河口前史悠远持久,汉代属牂牁郡进桑县。明代为临安府王弄山长官司地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设河口对汛督办公署。民国15年(1926)河口划为特别行政区,1950年树立河口县公民政府,从属文山行署。1950年树立河口市,从属蒙自专区。1955年树立河口县,1958年树立河口瑶族自治县,1960年与屏边兼并树立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。1962年康复河口瑶族自治县、屏边苗族自治县,从属红河州。

  河口是一座英豪的城市。在越南公民抗日、抗法、抗美救国战役中,河口是我国帮助物资的首要通道,为越南公民的独立、解放丶一致作出过严重而特别的奉献。可是,将近两年来屡次却遭受越南轰击和打扰,当今河口已是千疮百孔,不堪入目。

  我第2次到河口,是1979年1月底,我和卢启华丶王茂生在政治部张若良主任带领下,到河口边防巡回查看执行战时后勤确保工作状况,发动全体官兵作好反击作战的全部预备,随时遵从党中央、一声令下,狠狠经验利令智昏的小越南,冲击他的嚣张气焰。

  此刻,司令员己抵达开远,自卫回击战大势地点。23分部成为后勤前哨指挥部。后勤前指就设在河口农场的几栋平房里。这一个区域背靠一座山,山的反面便是红河,越南那儿底子看不到这儿。河口后勤前哨指挥部指挥长张若良主任到后,后勤前指当晚就开会,组织战前预备工作。咱们都在期望上级早点下指令,进行自卫反击战。咱们咱们都知道,边防部队已召开了发誓大会,兵士们已剃了光头。这一仗肯定在几天内必打响。越军也不是茹素的,他们也耽心遭到我国边防军的反击,也作了许多阻击我国戎行的预备。中越友谊铁路大桥越南岸边的两个桥墩上面的铁轨桥,已被越南方面摧毁,桥身歪斜倒在河里,这标志着什么?谁都清楚。

  咱们燃眉之急是查看前沿后勤部队的安置是不是满意战役要求,物资供应是否预备充分,指战员思维是否己进入交兵状况。

  咱们第一站是到河口南溪某地的114兵站指挥机关,首要听取兵站站长对该站设在河口一线的几个食宿站,供应站的状况汇报。然后,张主任带着咱们一家一家查看,用打大仗的标淮一项一项执行。

  河口临战气氛越来越浓,1979年2月15日,羊年正月十九,114兵站全站官兵已整装待发, 齐刷刷排队在暂时操场上, 等候张若良主任作战前发动。

  张若良面临容光焕发, 怒发冲冠的指战员们, 走到每一摆放的官兵面前, 向他们敬军礼、问候。然后走上兵站预备好的一辆货车车厢上,大声说:“们, 咱们期盼已久的反击越南寻衅的自卫回击作战行将打响,这两年来,咱们受尽了越南侵略者的气,他们向我边境开枪开炮,打死打伤我边远当地军民,欠下了累累血债,这个仇咱们肯定要报,这个恨不得再忍下去了,咱们要让侵略者血债用血来还。我军是公民的戎行,是听党指挥的。前些日子咱们憋着一口气,总想冲上去回击。今日,指令咱们,随时预备好冲向敌人,进行自卫反击战, 去报仇雪耻,去为咱们流血献身的军民讨还血债,去为捍卫咱们的巨大祖国和公民英勇战役。咱们预备好了吗?”

  张若良举起左手,带领发誓:“我是我国公民云南边防部队指战员。 捍卫祖国不受侵略,捍卫公民不受损害,是咱们的崇高职责。面临越南侵略者的寻衅,咱们向祖国,向公民发誓: 为了祖国,为了公民,咱们不怕流血,不怕献身, 作战部队打向哪里,咱们就跟到哪里,做到供得上,运得下,坚决确保反击作战的全部需求,为党和公民立劳绩!”

  在兵站领完发誓,张若良主任又带领咱们前往某野战医院前方救治所和河口弹药库、轿车23团一营进行战前发誓。

  发誓的誓词,都由张若良即时组合,依据各部队背负的使命不同,誓词中也有不同,如医院是“抢得下,救得了。”轿车团是“运得上,跑得快”,弹药库是“送得及时,确保供得上”。食加站是“ 确保参战部队吃得饱,住得好!” 等等。

  跟从张主任,咱们参加了在河口的几个参战后勤部队的发誓。每次发誓都让我热血沸腾, 斗志倍增。任何武士自从军那天起,都已把全部交给了党,交给了祖国,交给了公民。咱们咱们都期望平和,咱们不愿意交兵,可是,一旦有人敢欺压咱们,敢侵略我崇高疆域,咱们就会英勇向前,坚决消除全部侵略者。

  发誓,关于武士来说: 意味着已作好全部预备,那便是:“不怕流血,不怕献身,一往无前,消除敌人!”

  作为一个武士,能摊上真枪实弹干一仗, 在枪淋弹雨中冲锋陷阵,为祖国为公民立下一份劳绩,实在是一件很走运的事。

  1979年2月17日清晨4时,张主任把后勤河口前指的人会集在凤尾竹下,庄严地下达指令:“奉令,对越自卫回击战于今日打响,各就各位,作好随作战部队开拔打向越南境内的预备,大炮一响,咱们就动身,依照既定作战政策,准时抵达指定战区”。

  跟着炮火向前延伸,早已满腔怒火的我边防军,冐着敌人刀光剑影,冲过红河,跳过边境,向敌人扑去。

  此刻,在河口的我边防后勤部队,紧紧跟从作战部队,把弹药及时运抵前方,把伤员及时抢救下来,运回河口基地医治。

  越南人早有预备,在我大炮鸣响霎间,越军就扑向了红河岸边的工事,用各种轻重兵器阻挠我军上岸。

  昨天夜里,潜伏在屏边某地的舟桥部队,借着月黑夜的保护,移至红河岸边。我反击炮声一响,舟桥部队立行将一节节舟桥抛进了滾滚红河,不到一个小时,连接彼岸的舟桥就接通了。我炮车、运输车、担架队、后续步卒、连绵不断驶上舟桥,冲向敌人阵地。

  越军发现我架通舟桥,会集火力向我舟桥射击和封闭,炮弹枪弹击在舟桥上乒乓炸响,有两节舟桥被炸坏,连接器掉落,舟桥顺河水流走。

  说时迟那时快,跋涉在舟桥上的我某野战部队官兵,当即跳进河水中, 将舟桥拖住。舟桥部队也赶上来,冒着敌人刀光剑影抢修舟桥。

  第一次参战,第一次亲临真刀真枪的战役,第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检测,说不怕是假的。

  虽然跟从张主任来前哨,他屡次言传身教,讲战役没什么了不得,咱们思维上多少有点底,惧怕心少了许多。可是,当车上了舟桥,敌人炮弹丶枪弹不间歇打来, 在舟桥上丶在咱们车身边爆破,车被打得叮当响时,车蓬布被射穿多处, 我的心仍是提到了噪子眼。 全身不自觉地颤栗,握着五四式手枪的手掌,捏得出水。

  驾驶员小唐才20来岁,又第一次在舟桥上驾车,四周又都不断爆破着炮弹, 他显得很严重,几回差点把吉普开下舟桥。

  见咱们如此,张主任鼓舞咱们说:“平常说不怕死, 那是没到生死关头。真到面临逝世时,人人都会严重。不过,打一二仗下来,就不那么惧怕了。其实, 惧怕起啥作业?你惧怕,敌人就不打你了吗?咱们都放松一些,既使咱们车被击中了,那也没什么了不得,咱们是为保家卫国献身的。就像毛主席说的,叫生的巨大,死的荣耀。”说着,还哈哈笑起来。

  在张主任的谈笑声中,咱们几个人逐渐平稳下来,身上不再剧烈颤动,握手枪的手逐渐康复感觉,小唐的车也开得比从前稳妥多了。

  一百多米长的舟桥行进,我如同感到如同走了N个小时,恨不得吉普车从速飞过河去。心里想了许多,许多。最想得多的是: 献身。

  再见了,亲人们。为了祖国的安定,为了公民,包含亲人们的安全,咱们什么都顾不得了。谁叫咱们是武士呢? 武士两字便是职责,便是为祖国为公民勇于献身。在咱们前面,已有千千万万先烈献出了生命,这才有新我国的诞生,才有全国公民今日的幸福生活。我必定要向黄继光,邱少云等英豪学习,在自卫回击战中,英勇作战,一马当先,为国为民树立勋绩。

  吉普车驶过舟桥,豋上越南侵略军的阵地。只听张主任大吼一声:“泊车,前面有伤员,从速下车抢救”。

  从反击开端,到3月6日接到撤军指令,我都在战火纷飞的前沿送弹药丶抬伤员,在坑道里丶猫儿洞里釆访写作。其间《红河作证》《山腰激战》《王成式的兵士》《古杻古树下的生命抢救》《黄连山战役中的济困扶危》《铁马奔驰建奇功》等文章,在军表里都有影响。在这次作战中,我荣立了一次三等功。

  在那峰火连天的战场上,咱们心中一直装着祖国,隔河凝视着祖国方向: 河口,英豪的边城,巍峨矗立在红河岸边!鼓舞着我边防军官兵英勇作战,严惩以怨报德的越南黎笋当局!

  余泽江,蒙古族,笔名:詹育。贵州省毕节市人。 1968年11月入伍,在部队历任兵士、卫生员、政治干事、指导员、师政治部战地新闻报道组组长、报驻昆记者站见习记者丶昆明陆军校园政治教官。1985年4月转业当地,历任主任;局长、党组(党委)书记;秘书长等职。终身以爬格子为己任,著有长篇小说《三节草》《告别凤颈桥》《贤妻似镜》《情已了》;记实文学:《淬炼岁月》《山路弯弯》《有故事的人生》等;主编和参加修改有: 《毕节县粮食志》《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》《密林一三九》《七星闪烁》《散步沔鱼河》 《绝壁雄图》等大型文献;集子有《泽江获奖著作选》、《泽江散文集》《走遍神州大地》等著作。曾任中华蒙古族前史与文明研讨学会副主任,《公民文学杂志社》贵州省工作站作家。现为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丶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。